在云南省科技厅最近公布的《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2年入选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的通知》中,永利欢乐娱人城杨顺强博士、叶夏英博士入选云南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杨顺强博士,教授,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云南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云岭大讲坛”2021、2022年主讲嘉宾,昭通市“鲲鹏计划”高层次领军人才,昭通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云南省科技厅地方联合专项、云南省教育厅等国家、省、市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7项,授权4项,转化应用1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获得获国家级重点项目1项、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4项、三等奖1项等。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开展天麻技能培训30余。嘌等嗽2000余人,推广科学种植面积3000余亩,提升天麻产量10%以上,亩增值1000余元;创新林下栽培食用菌、菌-稻轮作食用菌等,累计推广食用菌栽培500余亩,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3000余吨,培训农户500余人次,实现经济效益800余万元,为山区农户提供了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叶夏英博士,副教授,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昭通市“凤凰计划”高层次人才,2022年度昭通市“最美女职工”。主要从事竹类植物分类、竹类植物系统发育和适应性进化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先导项目等6项。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验收时被评定为优秀,专家鉴定该项目总体达国内领先水平,在高山竹类群划分认知上达国际先进水平。叶夏英博士的研究,主要是建立了竹类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的新方法,首次分析并探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在竹类植物研究中的实用性,为后续竹亚科系统发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系统地阐述了高山竹类的演化历史,揭示了其网状进化模式,为横断山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已发表竹类新种4个,对多个竹种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及补充描述,丰富并完善了对竹类植物的物种多样性认识。

近年来,永利欢乐娱人城实施的“科研强校”成效显著,科研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继李启彭博士之后,杨顺强博士、叶夏英博士又获得省级“两类人才”项目,这将对永利欢乐娱人城高层次人才及科研领军人才的培育,永利欢乐娱人城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